[Film Review] 得買新鞋了/新しい靴を買わなくちゃ

本片的預告一開始就打著「北川悅吏子x岩井俊二」的字樣,挾著最強純愛劇編劇和文青最愛的日本純愛系導演的旗號,再加上中山美穗、向井理、桐谷美玲、綾野剛等各具實力的新舊演員,置放在巴黎這樣浪漫的場景下,很自然就散發出清柔的浪漫文藝氣息,有點類似Before Sunset那種非常親近的鏡頭,焦點放在兩個人的對話,觀眾和人物的親暱感瞬間拉近;也似乎有點像<戀愛寫真>或者<現在只想愛你>。

劇本本身雖然沒有太多深刻之處,但在浪漫的巴黎.和一個陌生異性的深談,總會多多少少觸動到不少人的心靈吧。

[Film Review] 那夜的武士/その夜の侍

全片充斥了幽暗、壓抑、黏稠的汗水和布丁,導演似乎想傳達受害者那種想反抗卻又拼命按耐的情緒。本片只有山田孝之的加害者角色是不斷透過肢體和言語的威迫來釋放心中的壓力和恐懼的,或許也因為如此,他成了眾人所懼怕、又不得不聽從的老大性格人物。片中最後決戰的雨夜場景,很有在暴雨中兩個武士在決鬥的味道,但實際上,琾雅人的「復仇」卻荒腔走板,想要透過法律制裁加害者,而非自己奮起手刃仇人;甚至是透過跟蹤、紀錄下加害者日常的一切行蹤,來削減對方生命的意義。對琾雅人來說,最終甚至放走了不曾認錯的山田,真的「復仇」了嗎?還是這樣的「對決」只是求個心靈上的寬慰?

最後琾雅人終於刪除了聽了五年的老婆的電話留言,算是放下了嗎?或許一路上他最悔恨的是,當初沒有接起電話的自己,而非肇事逃逸的山田吧。

[Review] The Great Gatsby 大亨小傳

導演一開始從Tobey Maguire飾演的Nick口中鋪陳Gatsby的形象,但大量的短鏡頭,及運用如同<紅磨坊>一般從室內拉至室外以至紐約全景的鏡頭,配上急促的音樂,的確還蠻合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非是炫技,卻無法真正傳達任何意義(紙醉金迷?這樣的鏡頭太多了,觀眾只覺得跳得很快,而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另外,或許因為無法重建20年代的紐約,電影中大量使用動畫來補救,但不管是滿是泥濘的城鎮,或者是派對中施放的煙火,都給人一種「美得太假」的感覺。同為Carey Mulligan所演的電影,在An Education中並未使用動畫,但透過場景的設計,仍能再現60年代的英國的復古風味,這或許是Baz Luhrmann當初在設定上,並未仔細考量的地方。

而作為片中悲劇英雄的形象,李奧納多這回的表演並沒有太多的驚奇。Gatsby這個角色的權勢地位的演譯,有J.Edgar中的聯邦調查局長甚至Django裡面的壞黑奴白老闆這兩個角色的影子。而關於Gatsby跳脫貧窮晉升為新貴階級,在Catch me if you can裡面也有類似的橋段。所以在表演上,李奧納多並未對這部改編作品有額外加分。

音樂的部分,雖然我認為描述1920年代的紐約就應該配上爵士樂,似乎是種老派的說法,但搭配上Rap或者搖滾還是讓我有種太過跳脫時代,無法苟同的感受。導演Baz Luhrmann可能一路以來習慣玩實驗手法,不管是改編<羅蜜歐與茱麗葉>或者<紅磨坊>都可圈可點,但這回音樂上的設定不甚理想。假如可以改以不同派別的爵士樂來詮釋,或許會比較符合那個時代的調性。

[Review] Trance (索命記憶)

模糊虛構與現實的界線,慢慢揉合兩者,成為記憶的核芯,這是在<猜火車>中曾描述吸毒後的迷幻色彩的Danny Boyle導演的新片Trance,一部關於催眠與記憶改寫的迷幻之作。

Trance虛構與現實的主題很容易讓人想起不少電影:催眠後的迷幻過程彷彿Christopher Nolan的Inception裡夢境的展演;Frank被Simon爆頭後,只剩半張臉卻能和Simon說話,讓人想起David Cronenberg的Naked Lunch中,吸毒後所看見的奇怪生物;而Simon開槍打爆Nate小弟弟的橋段則讓人想到爽度滿點的Quentin Tarantino的B級片;另外還有關於虛構與現實的The Island, The Surrogates, Paycheck等等。

Trance色彩濃烈,鏡頭節奏精準不拖沓,每當觀眾陷入一個記憶深淵時,又會適時出現一些線索將觀眾拖離虛構,回到現實。結局基本在預告片已經可以猜完了,但看片過程中絕無冷場。最後Frank從落海的車中游回岸邊,鏡頭瞬間橋接他從泳池浮出的畫面,哪段是真實,哪段是虛構?觀眾也彷彿被山洞理論般的Trance催眠了。而Elizabeth讓Frank選擇是否要遺忘,換做是你,你怎麼選擇?